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9月30日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依托建设单位为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和北京低碳院(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是目前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煤炭绿色开发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大钊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教授。
重点实验室设矿井水保护、矿井水处理和利用、矿区生态修复3个研究方向,采用“北京+神东”两地建设模式,两地办公试验场所面积约13,000平方米,拥有研发管理人员105名,其中,固定人员65人、流动人员40人;博士33人,硕士22人,35岁及以下人员37人;团队先后获国资委首批科技创新研发团队、2018年和2019年度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重点实验室坚持高水平、可持续、产业化的发展原则,聚焦我国西部煤炭主产区矿井水保护利用和矿区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建设,首次提出了煤矿地下水库储用矿井水的理念,初步构建了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自主研制了“1+6”模拟试验平台,其中,一个大型模拟试验平台是煤炭开采地下水运移与保护综合智能试验装置,用于基础理论研究和绿色开采辅助设计,能够开展不同尺度下(10×3×3m、6×3×3m、 3×3×3m等不同尺寸)煤层群开采地下水运移试验研究。重点实验室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项目8项、企业科技项目40余项,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功能,聚焦煤炭绿色开发和“碳达峰、碳中和”,承担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6项,为行业发展贡献国重力量;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5项;申请专利105项(授权发明专利34项),《一种矿井地下水的分布式利用方法》发明专利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金奖;牵头编制技术标准44项。未来重点实验室将围绕矿井水保护和矿区生态修复为核心的煤炭绿色开发重大技术难题,开展干热岩开发、CCS理论探索和技术研发,为我国煤炭绿色开发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技术支撑,建成国内外一流的国家级科研平台。